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7期
编号:12967964
术中经颅多普勒监测在预防颈动脉内膜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7期
颈动脉内膜剥脱,微血栓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经颅多普勒监测在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微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31例,术中使用经颅多普勒监测,了解手术前后患侧大脑中动脉动脉峰值流速和血管搏动指数,并统计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情况,总结术中发生可疑微栓塞声像改变特征。结果术后患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及搏动指数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中出现可疑微栓塞者11例,经对症处理后,术毕未出现脑梗塞等低灌注表现,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者1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实施经颅多普勒监测,早期发现微血栓形成可能,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颈动脉内膜剥脱;微血栓

    颈动脉狭窄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对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更为确切,但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本身亦是引起术中和术后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术中阻断颈动脉后短时间导致患者脑灌注压的显著下降,甚至部分中断,同时因为术中操作引起颈动脉内斑块或者血栓的脱落引起脑卒中。此类手术需要全身麻醉,一般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维持在45左右为宜,所以临床急需一种有效的指标监测患者脑电活动情况,尤其是针对其血流量进行实施了解,本研究总结我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采用经颅多普勒监测的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身麻醉经颅多普勒监测下完成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41~76岁,平均(56.3±5.9)岁,有吸烟史者24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07 字符